当时光步入9月,夏和秋在每一次斜雨微风中悄悄地更迭着,不知不觉间忽然发现,头顶的太阳已不再咄咄逼人,朗朗晴空愈见高远,粘腻的暑气逐渐被沁凉的秋意所取代,又是一个幸福四溢的季节啊!于是,伸一伸懒腰,背起久违的相机,窗外那些熟悉、不熟悉的,都是风景……
走出地铁口,一片破败的老城区映入眼帘,逼仄昏暗的弄堂纵横交错,电线如同乱麻一般在头顶纠结着,路边七七八八地堆放着各色杂物,被苍苔侵蚀而颓败不堪的老墙上,布满了斑斑驳驳的修补痕迹——这里,仿佛已经被脚下的这座城市所遗忘。我们小心翼翼地绕过地上的污水,沿着窄窄的小道一路向前,抬头却见不远处的高楼大厦正在午后秋阳的照耀下,流光溢彩——刹那间,对这个城市的过去和现在,真相和表相,都有些恍惚……
走到了略显清冷的溧阳路,赫然看到这栋5层楼高的别致建筑,在四周钢筋水泥森林的重围下,显得格外阴郁深沉,粗粝的石头外墙,被午后的秋阳摩挲着,呈现出淡淡的红褐色。
这,便是此行的目的地——曾经的上海工部局宰生场,如今的旅游景点、时尚地标、创意产业聚集区。
现在,她叫——1933老场坊。
如果把岁月的指针回拨到1933年底,大概可以有机会看到这座当时堪称绝对现代化的大型屠宰场的竣工仪式。我算术不太好,1933年,大概将近80年前了,一个多甲子过去了,那些曾经命丧于此的猪牛羊们,不知道他们的灵魂是否已经得到了安息……
一走进大楼,周遭一下子阴凉了下来,顿时有种“别有洞天”的感觉,厚厚的水泥墙,把室外的蒸腾着的炽热之气隔绝得恰到好处。这真是一栋奇特的建筑,处处透露着大工业时代的巧思,在这里,所有和屠宰有关的工序、流程、环节,都被一一精心设计过。眼前的那些四通八达的回廊、旋转的楼梯,仿佛就像是连接零部件的齿轮和传输带,和曾经的工艺车间一起,共同组成了这个不停运转的机器,日日夜夜屠宰着牛羊……(呵呵,我承认,虽然建筑是很美,不过每念及在这里一命呜呼的猪啊羊啊,总觉得有种心里毛毛的感觉!)
在迷宫似的大楼里兜来转去,常有迷失方向的感觉,看着眼前这些错综复杂的天桥回廊,禁不住想,他们会不会像霍格沃兹魔法学校里的楼梯一样,会自己跑来跑去呢?……
若干年前,全国各地开始兴起“创意园区”的概念,使得那些风烛残年的老厂房、老仓库忽然又看到了自己的第二春。这里也一样,几番改建翻新之后,摇生一变,成了“创意园”,只是这个曾经的屠宰场,任是再粉刷千万遍,那种森然诡异的气氛,都会从石头的缝隙里渗透出来……
在蜘蛛网般的走廊里随意走着,和无数和我们一样端着相机的人擦身而过,阳光穿过长廊,在地上、墙上、窗格上,落下大大小小的斑驳。快门声在耳畔响起,不同的人,不同的镜头,通过不同的视角,猎取着不同的美好,这样的下午,充满着暖暖的文艺气息。
很久,没有这般文艺小清新了,呵呵。
转载请注明:骷髅猫博客 » 1933▪时光魅影(-by藕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