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份每星期发行量超过一千六百万份的教辅报纸竟然涉嫌非法出版。
央视6月5日《新闻直播间》节目播出“《英语周报》未在黄冈市备案涉嫌非法出版”
想想我们小时候被多少非法读物给毒害过?一看到这个新闻标题我就能想到,这个《英语周报》肯定是学校强行要求学生订阅的。强买强卖的主,在国内各地屡见不鲜了。从上个世纪到这个世纪就一直没停过,,根本没人去管。
这篇报道一直是在强调这个报纸如何违法,如何没有备案,仅仅在文章最后的地方才说起:
在进一步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不仅是《英语周报》,学英语报,英语辅导报,学生双语报等六家发行量较大的英语教辅都存在一号多刊的违法现象,这几种报纸占了非法教辅类报纸80%左右的市场份额,即使是版本最少的英语辅导报,利用一个刊号也出版了30多个版本报纸,单期发行量近百万份,有些非法教辅类报纸为了增加非法发行量,以70%或60%的折扣利润诱导一线授课教师,严重损害了学生的利益。
没备案能有什么问题?总还不至于违法反动吧?人家这么大发行量,估计也不敢,图就是利。但是,真正最大的受害者不是文化部门(其实就是少收了点钱),而是广大的中小学生们。。
黄冈市历年来的高考升学率都是非常惊人。同时,他们的辅导教材的量也是十分惊人的。各种测试卷,各种习题集,各种辅导读物,铺天盖地。根本来不及看,也没兴趣看。。。结果,等到毕业的时候,要么一把火烧了,要么喊个收废品的收了,顺便还能换几个西瓜吃吃。。
想不订阅?做梦了,广大教师们,广大学校领导们可全指望这些灰色收入了。断他们的财路?那是绝对不可能的。
我记得我以前初中的学校,有一个校办面包工厂,其实就是个小作坊,一两间屋子的,估计是学校某个领导的亲戚办的,专门生产面包、蛋糕和沙琪玛啥的。。每年都要求全校学生缴纳几块钱费用,然后每周发一次点心,基本就是发发廉价的沙琪玛啥的,一小块。。。蛋糕都是一个月才由一次。。想不交?人家捆绑在学费里,不交你就回家去种田吧。
其他各种零零碎碎的项目也不少,不过,据说我们毕业走了以后,还有更夸张的。貌似看来,我们还算幸运?!
一个《英语周报》引发的问题其实很多很多,关键是没有人去查罢了。
转载请注明:骷髅猫博客 » 《英语周报》未备案为非法出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