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晒一下好久没提到的一个组合:金鸡1号
具体组合成分可以看这篇:我又捣鼓了个新主动基金测试组合
截止3月5日收盘,历时3个月时间,组合目前盈亏情况如下:

这个组合是一次性梭哈买入,所以不存在补仓行为
最高收益是春节前最后一天收盘时间,收益率:31.56%
收益回撤了大部分,只剩下:13%
再来看看这3个月的走势曲线图吧。

最大的回撤区域就是红色方框内区域(暂时),收益部分回撤了18.56%,但是这只是相对于最初的本金来讲的回撤率,实际上整体高峰市值回撤率是14.11%。
怎么理解?
简单来讲:就是组合资产整体价值缩水百分比
我经常提到的一个风险承受力的问题,其中有一条就提到,我们在挑选基金的时候,需要考察它的历史最大回撤率,意思就是你买入之后,它的净值的最大跌幅(连续性)。只有当你了解并接受这个回撤率时,你才能买入它。这才叫做投资标的风险和自己风险偏好匹配。
否则,你最好是更换标的吧!
因为,没有人能知道自己买入的点位是否刚好是阶段性的最高点。万一买到了最高点呢?比如春节前那几天冲进去的新基民就是这样。。。
承受不了这些天回撤的人,估计应该卖的差不多了。剩下的要么是还在装死煎熬中,要么就是少数之前买入就认识到回撤风险,且决定与之共存下去。
又要说起我之前定投开始的事情,

上图,第一个位置就是我最开始定投的大致时间点,大概上证3250点左右,买入之后走了一段小行情,到第二个箭头位置3500+。然后就一路下坡回调了。
而今,经过了3年多时间,上证指数戏剧的又回到了3500上下了。
是不是很有意思的一波行情?完美的V字走势。这种行情其实是最最适合定投基金的操作。不清楚的小伙伴可以翻翻我公众号最初写的关于定投基金的一些基础常识性知识。
而2018年初到年底的一大波回调的回撤率是多少?刚好也是30%出头一点,
所以,我一直提醒大家,每一次出手买入某一个标的的时候,必须做好回撤30%的心里预期才可以,否则你很难坚持到V字反转行情的那一天。
当然,实际上呢?可能并不会有30%那么准确的回撤率。大概率会比它低,当然不排除突然的黑天鹅事件带来的极端影响。所以,我觉得把心里预期放到这个30%数值会比较合适一点。
回到我的这个组合:金鸡1号(名字土了些,大家忽略就行)
目前才回撤14%+,距离极端回撤30%预估位置还要一半。完全在我的风险承受力预期之内,不用担心它。
这次回撤大,也主要是因为我的这个组合基金大量持仓了白马股,“杀马特”行情当然就属它最惨了。白酒,饮料,新能源等等,都是最近回撤最多的品种。
既然选择了这批优秀基金经理的产品,就把所有加仓减仓操作完全交给经理去操作即可。最多,我可能考虑下万一跌到极限位置的时候,如果手头资金宽裕的话,考虑补仓一笔。
暂时不动这个组合,因为它不是我的主力仓位。所以请大家不要随便跟投我的组合哦。
至于我的主力仓位参考之前的文章即可。
——————
本周操作:
场外:
1、减仓了三分之一券商基金,之前是想做波段,最近发现券商基金太坑了。虽然知道未来肯定能起来,但是感觉还是浪费时间。希望把子弹继续集中到主力仓位(四大金刚)中,继续归整仓位。
2、周一卖出债基,放入货基当后续加仓子弹,周四补仓一小笔主力基金
3、重启主力基金每周三定投。
场内:
短线持续清仓大部分,长线无操作。
——————
下周操作:
场外:
1、主力基金回调2%以上,手动一小笔。
2、继续定投
场内:
1、继续打新
2、择时清空短线仓位,归拢资金到货基当做后续加仓资金。
投资策略继续做减法,越来越发现策略越复杂越容易把自己绕进去,最后的收益反而不一定好。
————全文完————
转载请注明:骷髅猫博客 » 周记 | 最近我的一个组合回撤较大